美国和以色列又在为下一场战争积蓄火力,最新一批美国的弹药援助已经得到审批,总金额高达5.1亿美元,大概有近7000枚可用于精确打击的航空炸弹,这些炸弹的核心是JDAM制导组件,其中有3280个500磅通用炸弹的JDAM套件,3845个专门匹配2000磅BLU-109钻地弹的重型套件优配送,说实话这比动辄数百万美元的巡航导弹来得廉价、高效、易量产,一枚JDAM成本不过几万美元。
这种弹药组合,最适合打击什么目标?答案非常清楚——核设施、地下工事、弹道导弹发射井、防空系统中枢……这些也是伊朗目前在紧急恢复、极力掩护的关键战略资产,以色列防长卡茨在这批弹药获批后释放出信号:“哪怕停火协议已经生效,只要发现伊朗恢复任何可能威胁以色列的核计划、导弹项目或空天防御体系,以色列空军将不经通知直接出击。”
优配送
为什么以色列这么有底气?因为以色列战机如今对伊朗上空的进出,已不是穿越雷达网的冒险,就是进入演习现场,伊朗的防空系统被打成蜂窝,中远程拦截能力几近瘫痪,雷达阵地接连被摧毁,防空预警时间甚至不足10秒,从大不里士到设拉子,从德黑兰周边到霍尔木兹出口口岸,几乎所有战略空军基地都曾在以军的空袭中被重点关照:跑道被“刺猬弹”破坏,机库被钻地弹穿顶而入,滑行道被彻底削平。
那支由F-14、F-4、米格-29和歼-7拼凑起来的空军体系,早已无法应对第五代隐身战机的高频出击,更别说应对“饱和轰炸+定点切割”的战术组合优配送,说得再直白一点,伊朗今天能打的,不是实力,是意志;今天没垮的,不是系统,是底线。
可问题是,意志和底线无法拦住JDAM的轨迹,如果伊朗还不痛下决心补齐空军短板,下一次只会是更大代价的“重演”,能抗得住F-35、能撑起本国制空圈、能替中程弹道导弹掩护、能保护德黑兰和霍尔木兹的战机集群,可现代化系统和空军,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实现的,特别是面对以色列空军,这可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空军实力。
伊朗的问题很尴尬,即便现在引进防空系统,也会被以色列炸,现在伊朗在中东有点被孤立的感觉,连阿塞拜疆都站在了以色列那一边,伊朗军方至今仍在分析战损与攻击路径,其中一个最敏感的问题被反复提及——以色列战机和无人机是从哪儿来的?为何能够绕开伊朗大半的空中防线,直接进入纵深腹地精准打击?
据德黑兰安全机构的内部简报显示,大量以色列无人机是从阿塞拜疆南部靠近伊朗的机场起飞,穿越边境直接突入伊朗空域。甚至有传言,以色列在阿塞拜疆秘密部署了临时战术基地,部分战机直接用该国空军跑道完成出动与返航,要知道伊朗国内约有两千万阿塞拜疆族裔,占全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,高层政界、商界、文化界中有很多阿塞拜疆的重要人物。
回顾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,阿塞拜疆用的正是以色列提供的哈比反辐射无人机和“长钉”反坦克导弹,在短短六周内将亚美尼亚打得措手不及,彻底拿下纳卡地区,在这场战争之后,阿塞拜疆的战略信心被全面释放,不再掩饰与以色列、土耳其、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合作,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乌克兰的隐形支持者,因为阿塞拜疆正在试图绘制一个“大阿塞拜疆”的民族蓝图。
特别是伊朗境内的东阿塞拜疆省、西阿塞拜疆省,这两块土地是伊朗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却因为人口结构和历史渊源,长期被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者当作“应当统一的故土”,且伊朗与俄罗斯计划共同打造的“北南铁路走廊”,连接波斯湾与俄罗斯的战略通道,也因为阿塞拜疆的态度转变被无限期冻结。
这条铁路原计划穿越阿塞拜疆,向北连接到俄罗斯南部优配送,再通往欧洲与中亚,接下来伊朗要应对以色列的空中威胁,还必须紧急在北部边境构建全新防线,重新审视对阿塞拜疆族群的政策布局,防范“大阿塞拜疆”幻梦的渗透与煽动。对伊朗而言,这场冲突远未结束,真正的危险也许才刚刚开始。
配先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