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东济南,每年培育30名济南工匠、5名济南大工匠,给予创新资助资金,纳入市级劳模疗休养范围;每年择优建设10家市级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添利富,支持工匠人才开展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……
济南市的做法只是山东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。据山东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添利富,全省完善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,推进全省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向高技能产业工人倾斜,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。
添利富
实践中,山东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考核、使用、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,实现多劳者多得、技高者多得,激发和调动产业工人积极性。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、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,将评价结果与职工待遇挂钩。
同时,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、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,对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、协议薪酬制、股权激励、超额利润分享、项目跟投、项目分红、岗位分红等多种激励分配方式,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,对作出重大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专项特殊奖励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全省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完善首席技师制度,支持在聘的高级技师延迟退休。引导企业设置夜班津贴、作业环境津贴、技能津贴、班组长津贴、师带徒津贴等各类津贴。企业发放的津贴可按照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税前扣除。
此外,山东省健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添利富,推动优质项目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政策。深化以党委和政府表彰为导向、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表彰奖励制度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葛红普)
配先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